首页 > 历史军事 > 入云深处亦沾衣 > 【胭脂四】第1章 明月来相照

【胭脂四】第1章 明月来相照(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兽幻世纪 庆余年 霸仙 斗神狂飙 宠你一辈子?! 花重锦官 重生在大清 机械 村庙 数据侠客行

周显德二年夏五月,世宗柴荣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像,收钟钹铎之类铸钱,禁民亲无侍养而为僧尼及私自度。

佛教史上有所谓“三武一宗之厄”,指的是****历史上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对当时兴盛一时的佛教体系进行的剿灭或限制。历史上曾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这三次当权的君主,碰巧谥号、庙号里都有个“武”字,故合称“三武灭佛”。

关于诸朝灭佛的原因,说起来不仅因为佛教与道教“孰为上”的宗教之争,也不仅仅因为佛教思想与传统儒家礼仪相悖,其实反佛运动有更深层的政治、经济原因。

比如身为鲜卑族统治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在他们的时代,汉人将鲜卑族视为“胡”或“戎”,他们欲一统天下,统治具有高度文化传统的汉族为主要组成的整个华夏民族,用推崇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在思想上向汉文化靠拢是最好的办法。佛教为“舶来品”,北魏太武帝称其为“胡神”、“胡经”,以表明自己非“胡”;周武帝亦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故无心敬佛,也是为了显示对汉文化的认同,进而争取民心。

至于经济原因则是寺院的恶性膨胀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比如唐代,本当艰苦修行、清静无为的和尚们坐拥大量地产,成为大地主,富甲一方。《旧唐书》中形容当时情况为“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

僧尼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所费极大,这些耗资。除了帝王的赐予,贵族、官僚、士人乃至一般民众的资助,主要是通过寺院本身的土地经营、高利贷等世俗手段而实现,帝王权贵动辄将大好良田赏赐给寺院,且不说武则天、太平公主之流,连大诗人王维都曾有把自己的庄园捐赠给附近寺院的记录,而寺院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却能免役免赋,这对社会经济、国家财政收入地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丁口急剧流入佛门,其结果是,要耕田的时候没有劳力、要打战的时候没有兵源,本应与世无争的宗教组织。竟与世俗社会争夺起资源和财富,甚至于与政权争夺起对社会的控制权,作为有雄心的统治,怎么可能对这种状况坐视不理呢。

荣哥颁布限佛令就是基于经济原因。他在社会穷困、民生凋敝的情况下,欲一统天下,自然要大力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寺院占据大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正常展,所以必须加以限制。

在他地限佛令上。他允许“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对无敕额的寺院,部分予以保留;对欲出家的男女。有限制条件的允许剃度,这相对于“三武”Bh:].荣哥已经是极为温和了,尤其比起北魏太武帝坑杀僧人的血腥手段,实在是宅心仁厚呢。他的限佛,并非赶尽杀绝,严格说起来是带有整顿佛教的性质。

如同史上任何一次改变人民固有生活状况地改革、政令一样,限佛当然也会有反对意见,不过面对反对的声音,他的回答很妙,他说,他听闻佛说身体是妄见,而且主张以利民为先。倘使佛的真身在,如果能造福世人救济百姓,也会愿意把自己地身体献出来施舍众人,何况这些铜像,佛又怎么会吝惜呢!,这在古代/.重臣郑仁诲去世,郑仁诲是治世能臣,深得后周两代君主倚重信任,荣哥去打北汉时就是让他留守京城,对他地辞世,荣哥极是痛心惋惜,欲亲自去郑府吊,结果居然有大臣拦阻“岁道非便、不宜临丧”,也就是说时令不好,不宜去吊丧,荣哥才不理那套呢,照样去哀悼了一场。

不过,这家伙毕竟“狡猾”,行前先以桃茢做了秀,桃茢是指桃杖与扫帚,是古代常用的辟邪除秽的道具,貌似《周礼》、《礼记》上都有“使用说明”,因为来了这么一手,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他既做了自己想做地事,又得了循规蹈矩的古板人士们的盛赞,被认为做事既合情又尊礼呢。

微笑看他,这家伙,道行又高了呀。

“冷么?”他回我一个微笑,抖开大氅把我裹在怀里。

“还好,没那么冷啦……刚才不是喝了几杯热酒嘛,现在身上还很热呢~”躲,不用这样吧……

“过几日,我要统军南征……”

“啊?你要去打仗了?”停了闪躲,“是去打……李璟?”

他点头,“李穀攻寿州不下,待我亲自取之。”

“哦,什么时候出?”

“本月初八。”

“去吧去吧……一路顺风~早点回来~”

他的手臂略紧了一下,睨视着我,“无情地丫头……可有甚么话要对我讲?”

“我不是说了?一路顺风早点回来~”=|

“……”很无语的表情。

笑,难道要我装出不放心的样子,眼含泪花执手道声“珍重”……不,珍重不够,标准闺秀淑女地做法应该是表情柔弱语气坚定地说一句“妾身将日夜为君祷祝,祝君马到成功~”那么说未免太装了……

五代十国时期,除了中原势大,南方割据政权里。实力最强地当数南唐和后蜀,尤其南唐,自烈祖李昪时,即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结好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江南地区战事较少,相对太平,政府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并且大力招揽北来士人,大量中原文人士大夫避乱南唐。使得南唐的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展,尤其文化艺术极盛,执一时之牛耳。至李璟时,虽是有奸臣弄权。但国家还没到完全腐烂地时候,所以综合国力还是要强于其他割据政权。

不过,尽管南唐和南方其他割据政权相比实力最强,但面对后周的征讨。嗯,虽说细节我记不清了,过程肯定也会有波折。但我记得最后的结果是。后周尽取南唐江北之地。大约有十几个州郡,悉数被荣哥收归囊中。南唐国土去了小半,打得中主李璟割地请和,自去帝号,仓皇迁都,且钱帛茶米贡了无数!对于这样Bh强势的:_忧都装不出来呢!

“南……呃,伪唐在江北有多少个州?”

“十四州六十县……”他眼睛明亮,赞许地看着我,“又与我想到了一处……”

我笑,“我夜观天象,这十四州最终都是你的。”

“只这十四州么?”微笑,“此番震慑南方诸国,取他十四州也就是了,待我讨伐了契丹,得了幽云十六州之后……”一笑缄口。

讨伐契丹啊……

我记得他好象是在征辽地过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千古苒苒 新晋 长公主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重回妖鬼夫君为我战死前 我的亲妈是慈禧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嫁给前任他哥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