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古今异事 > 神奇的五华山(二)

神奇的五华山(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文艺独行 从火影回归都市 警花皇后 要去老哥的学园祭?! 怒婚 飞来横宠:爷的警花老婆 国民男友 魔葬九天 少年:正青春 魔神之宠:腹黑七小姐

世说五华

心仪五华

五华山纪事

1990年4月8日,我为了购买煤炭,第二次来到五华山上。像第一次一样,煤炭仍然没有买成,却无意中听见许多人在一起谈论五华山的传说,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听了。于是,觉得“五华山实在了不起”。特别写了如下“纪事”。此稿当日初步写于五华山的杨守道家,4月11日在自己家中定稿。

当前的五华山

为买煤炭,二上五华。五华山上,春意正发。百草杂树,勃发新芽。竹中嫩笋,争相竞拔。风和日暖,鸟语花华。叮咚溪水,沿山而下。一座水库,绿升烟霞。三两游人,汗湿回家。

一座山庙,两进旧厦。座南朝北,孤立山涯。灰墙红面,青砖小瓦。篆写三字,曰:“隐静寺”。内有我佛,三尊座次。一个和尚,独住西房。几支细香,虽燃少烟。煤炭工人,住在东房。热是煤炭。冷却庙堂。

传说宋时,庙多佛多。有庙九九,和尚千数。明洪武子,弃皇向佛。其中故事,曲折有趣。今天笔懒,只作概记:禁兵劝驾,追其回去。当家长老,以为剿庙。解散和尚,焚烧庙堂。这位皇子,至死没返。重建庙堂,做了和尚。

如今地名,还有所志。平铺山门,为庙前门;有上马石;有马塘冲;有隐龙桥;有娘娘桥;有朱伏岭;有千军岭。诸多古名,皆言此趣。虽然有名,有名无物。

十四年后,即2004年6月11日,我再次来到五华山上,看到当时的五华山正在崛起,我异常高兴。心想,可爱的五华山终于到了复兴的时候了。于是,我决定要把五华山的前前后后写出来,以让世人都能了解她。

十四年后的五华山

2004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的庙会,我又到五华山来:

君看今时:五华崛起。公路直达,游客涌至。旅游景点,重现生机。佛事再兴,庙堂又起。菩萨金饰,信徒济济。国泰事顺,重振古迹。方兴末艾,来日有奇!

这里有一个传说,是我这次上五华山在水库下公路上听到的。叙述的人是一位正在放牧耕牛的。可惜,这个人我并不认识,所以,说不出他的名字来。在众多人的谈论中,他所说的比较全面。于是我根据他所谈的内容,记录整理在这里:

牧牛人谈五华山:

相关传说

大家看,九华山多红火?可是,五华山本来比九华山还红火呢。地藏王菩萨金乔觉(695——794),从朝鲜来中华修行时,五华山的佛教已经名声很大了。因此,他先来到五华山,想选这里做他参禅说经的道场。他曾经在这里修行了一段时间,留下了不少胜迹。后来,他察看着五华山,误以为只有四条龙,将自己座下的一条龙漏掉了,因此,便说此地地势太弱,难以承载大佛永久的登坛,于是,离开去了。后来,他在九华山,看见那里的地势,有九条龙,比五华山强,这样他就在九华山坐了下来,成就了恢弘的九华山佛教圣地。因为五华山也是地藏王道场之一,而且还先于九华山;只是地藏王最终没有在这里登坛,于是,人们便称五华山是“江东第二禅林”。

五华山早在地藏王菩萨打坐以前的晋朝(265——420年)之间,就已经有了佛教。历史上叫做“隐静禅林”或“隐静寺”,还叫过“普慧寺”,鼎盛的时候,是在赵氏大宋朝(960——1279年)。那时候,五华山上处处是庙堂;计数有九十九座,和尚有一千多人,吃的都是稀饭。厨房煮稀饭,用的是很大的铁锅上加木板箍的“闷子锅”。有一回,一位炊事的小和尚不小心掉进“闷子锅”里,被煮熬得溶化了,和尚们吃粥的时候,浑然不知。只在最后见到了人的骨头,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因为那口锅曾经熬煮过和尚,也算开了荤,不能做庙里的炊具了,便自行飞到南凌县城北的宝塔上去了。于是,五华山的紫气峰上只剩了几处空空的“天锅宕”。这个故事虽然玄乎,却说明了当时的锅大、人多和庙里禅规的严肃。

当时不仅庙堂规模很大,香火也十分旺盛。现在这里的大镇是平铺镇,平铺往北的一里路,是当时庙的山门,因为后来住上了姓朱的人家,所以,现在还叫“山门朱家”。进了山门,是骑马而来的香客们让马饮水的地方,所以叫“马塘冲”。再往里走,就是“上马石”,是香客们回程上马的地方,现在还叫“上马石自然村”。如此等等,可以想象当时兴旺的情况。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世称朱洪武。他在京都南京修筑了大城墙;城墙造好后,将太子(他有太子、又有太孙(注)这里只说是太子)带着去参观。结束后,他问太子:“城墙造得好不好?”太子说:“城墙造得好虽好,就怕紫金山上架大炮。”朱洪武听了,没有回言,仅买了一个橘子给他,叫他吃掉。而后,就打发他回宫去。朱洪武的原配夫人,马氏娘娘问儿子:“父皇带你出宫做什么去了?”太子说:“去看了城墙。父皇问我城墙造得好不好,我说,好虽好,就怕紫金山上架大炮。末了,他买个橘子叫我吃了,就让我回来了。”马氏娘娘听了,大惊失色。对儿子说:“我儿,你赶快出宫,逃命要紧!待你父皇回来,你就没命了!他问你的话,是想讨你口风的吉兆;你应该说‘这是巩固千秋万代基业’之类的好话,怎么说起‘紫金山上架大炮’的话来?他买橘子给你吃,是要剥你的皮,抽你的筋了。你赶快逃命去吧,逃得越远越好!”太子听了,也慌张起来,带了些银两做盘缠,骑了匹快马,只身出中华门往南逃来。

朱洪武回宫问太子何在?马氏娘娘说不知所以;朱洪武问太子身边的人,被告知:只身骑马出中华门去了。朱洪武立即发出一千御林军,往南门追赶,务必要把太子追回来。太子在前面跑,御林军在后面追。

一天过去了,太子夜里到了繁昌县新林地界的一个大山头上躲了起来。追兵也到了离这里仅一公里多路的大山头上驻扎了下来。由于当时五华山佛教遐迩的名声,第二天,太子放弃了马匹,徒步向五华山跑来,他要来皈依佛门。因为,俗人做了和尚,就不受国家法律的管束,犯过的法也无罪了。可是,御林军穷追不舍。太子眼见得跑不了啦,途中,在马头街南头的一座桥下躲避了起来。这一千御林军从桥上经过,前面不见了太子,派人到桥下观看,却没有看到太子,便耀武扬威地向五华山寺庙开来。

当家长老见来了这么许多官兵,以为庙里哪位和尚犯了国法,官兵前来围剿庙堂。为了保全众和尚的生命,他立刻解散了和尚,焚烧了庙堂。御林军赶到五华山庙前,见到的只是一片灰烬,没有找到太子,只好无功而返。

后来,人们把太子曾经躲藏的山头,叫“朱伏岭”;将御林军曾经驻扎过的山头叫“千军岭”(这就是现在的峨山乡千军岭的来历);将太子曾经藏身的小桥,叫做“隐龙桥”。太子的妃子,不辞劳苦,远道寻找而来,在隐龙桥以西的小石桥上踩下了两只脚印;这座小桥,人们称它为“娘娘桥”;那石头上的三角型“金莲”小洞,一直留到了现代(这位娘娘来到五华山,是否也出家了,没有听说)。

御林军走后,太子到了五华山上,皈依了佛门,做了和尚。朱洪武知道他做了和尚后,也没再追究。太子到底是皇上的儿子,权势自不必说,影响当然很大。于是,他又大造庙宇,因为他是抛弃了皇位,到这里来隐避的,所以,从那时候起,五华山庙堂的名字曾经叫过“隐龙寺”。不过,这里的庙宇因为当时毁坏得太严重了,这位太子虽然努力地重新建造,还是没有赶上宋朝的规模。也就是说,五华山的庙堂,从那以后,再没有像宋朝时候兴旺起来了。

注:这些传说,许多在繁昌县志上能找到根据,而且,所说的这些地名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按照它们的名字,都能找到实在的地方。由此可见,五华山的历史,不能说是杜撰的。

五华山在明朝以后的情景,虽然没有赶上宋朝时期的气势,却也有一定的规模:佛寺众多,香火旺盛,闻名遐迩。只是和其他地方的古迹一样,在那过去不远的年代里几乎被毁坏殆尽。现在的五华山正在重新崛起。她的未来一定还能辉煌起来。

史书上说:朱洪武的二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于洪武25年(1392年)病逝;他的儿子、朱洪武的孙子朱允炆被立为太孙;1398年朱洪武逝世后继位,是为明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朱洪武第四子燕王朱棣受削藩威胁,起兵夺取了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成祖夺位时,建文帝和后妃不知下落。有说**于宫中,也有说出逃后入了佛门。至今惠帝和后妃的下落仍无结论,是明史一大疑案。按:五华山的“隐龙”,若设为朱标比较合理:朱标出家后,作为皇家的正史不会记载;而为掩世人耳目,宣称他死亡,是在意料中;若说是明惠帝,似乎也符合史实;可是,没有这方面的传说,不敢妄论。

2004年6月12日整理

杨汉荣谈五华山:

五峰概况

桂月峰,解放前是平铺汪道玉的山,所以现在当地人叫他“汪道玉山”。东南有个方家涝,曾经有个不小的村庄,住过不少人。山的东边没什么大的山了,西边有个宿猿洞;宿猿洞下是喷银泉;西北是响水洞;东南隔山有磨鹰石。西边的大山是行道峰。与行道峰中间的矮山,叫灰山头。为什么叫灰山头呢?是因为那山头上,有许多灰一样的东西,这也是五华山的神奇之一。

行道峰:又叫团山。曾经开垦种过庄稼,现在还有石头码的一层层的地形。山上有个神仙洞,洞里空间有两间房子大小。行道峰西南是紫气峰。

紫气峰:东北接着行道峰,由北向南延伸。是五座山峰中唯一南北方向行走的山。山上怪石嶙峋,荆棘丛生,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山上有三个天锅宕,分别叫一宕、二宕和三宕。所谓天锅,实际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圆形地。三宕最高,在山顶上,也最大,有两三亩地;二宕、三宕相继往山下来。二宕约亩把地大,三宕更小。紫气峰的南边是碧宵峰。

碧销峰:是五华山的主峰,海拔279米,山顶上是望江坨,站在上面,可以眺望长江。也是现在五华山佛教建筑的主要地方。峰下有石阶从东贯穿到西。沿途有隐静寺,观音庵、正殿等主要寺庙,山上有五猖庙、龙王寺、龙王庙和龙王井。正殿的吃用水,都从龙王井引入。一路上有灵龟、神牛脚印、地藏王脚印、青狮、白像等胜迹。沿着石阶往西,可以达到峨山乡的石壁山姚家和鹤林王家,而进入像形。碧霄峰东,是鸣磬峰。

鸣磬峰:在高大的碧霄峰东,显得小得多。据传,李太白《咏阴静寺》的诗刻在上面,可是,我们寻找了多次,静没有发现。

鸣磬峰以东是拜台山,山不大,也还平缓。因为站在它上面可以很方便地向着太子坟祈拜,故名“拜台山”。拜台山以外,都是一些不出名的小山了。

姚有源谈五华山:

原来到五华山寺庙的路

在水库没修建之前,从东南方向来上五华山寺庙的人们,需经过太子坟对面沿山涧沟的石板路。

到了鸣磬峰下,由于山坡比较陡峻,山下不能行走,则修了小桥,渡给涧沟上五华山来,这横跨涧沟的第一座小桥,就叫虎溪桥。步过虎溪桥再过龙溪桥还是回到了涧沟南边,便是隐静寺了。

水库修好后,人们从东南方向上五华山来,需绕着水库大坝。改革开放后修了土公路,2006年又铺了水泥路,这样才有了现在一车到隐静寺的阳光大道。

太子坟的方位

水库没建以前,来五华山寺庙,大路是在水库里的涧沟边的大路上。太子坟的位置在桂月峰下,水库水下的东北角处,与对面的小山相望。因此,对面的小山叫做“拜台山”。

虎溪桥

虎溪桥又名“无灰桥”。因为构造它的石材是石匠事先做好了榫头,一块石料套在一块石料建筑起来,没有用诸如“糯米稀”之类的粘着物。它的位置在现在的龙溪桥下游约一百米处,在建水库时已经被拆除,石料做水库用了。它的位置,现在淹没在水库里。

龙溪桥

龙溪桥的位置,是现在从水泥公路上下来,进入寺庙区所经过的一座小桥。它横跨涧沟,供人们通过。它的本来建筑,在建造水库时已经被拆除,石料在水库上用了。现在的简易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

隐静寺

隐静寺这里地域开阔。在这里可以一览五华水库和神奇的五座山峰。隐静寺是五华山最早的寺庙,也是现在保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庙宇。

五华水库

五华水库,位置在盘松盖以上。上五华寺庙的人,过了盘松盖不远,就进入水库的跑洪道。这跑洪道也是上五华寺庙的一小段公路。

五华山水库,建于特殊时期中学大寨的时期。具体是1966年开工,1975年建成。面积,水库底部占去了耕地水田老亩七亩七分,合市亩约12.8亩。积水(水源来处)最大面积1.34平方公里,合2040市亩;库容48万立方米,水利库容37.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2万亩。大坝高程19.5米,坝顶长度180米。

水库的建成不仅为下游农业生产做到了旱涝保收,也增添了五华山的风景点。可是,为了修建水库,也湮灭了一些古迹。目前,太子坟和虎溪桥都被淹没在水库里。

刘章富谈五华山

五华正殿山上的石头为什么是裂开的

——金牛、灵龟和金人

地藏王在五华山讲解佛经,感动着四方生灵。远在大湖的大乌龟知道了这件事,也决心要来聆听。这天,它半夜三更就动了身,往正殿爬来。它费了周身的力气,总算爬到了正殿跟前,已经听得见殿里钟响鼓鸣,不禁高兴的想着:“我终于能听到地藏王的宝经了。”

山下住着一户姓金的人家,家中有头耕牛,听说地藏王在山上讲经,早就想来聆听,因此,一有机会总是往正殿上跑。可是,这些天主人金家农事很忙,天天要它耕田耙地,它急得像猫抓心似的不安。这天金家小子正在用它耙地,忽然觉得内急,将牛停在了地头,到隐蔽的地方方便去了。这耕牛歇了下来,以为得到了有利的机会,不顾肩上还背着铁耙,急急忙忙地向正殿奔来。在快到正殿时,它听到了钟鼓鸣响,兴奋异常,只顾抬头奔跑,没有顾及脚下,更没有在意还有正在往正殿赶来的乌龟。无意之下,一脚踏在了乌龟背上,因为赶路,脚步踏的很实,竟将灵龟的头踩得翘了起来。从此,乌龟就化成了石头,翘着**,背上留下了深深的耕牛的脚印,停留在路当中。

金家小子方便过后发现跑掉了耕牛,联系它老是想上正殿的行为,料想它肯定上正殿听经来了。于是直接往正殿找来。快到正殿的路上,见一只大乌龟的背上有一只深深的牛脚洞,又见这乌**翘在路上,就知道是他的耕牛所为。于是,他将正在静听佛经的耕牛牵了出来,训斥道:“你这个孽畜,有什么德性配来听经?那乌龟好不容易爬到这里,想来也是为了听经,是个有灵性的乌龟。竟被你一脚踏死,你残暴无德,还听什么佛经!”说着举起鞭子,狠狠地抽打着耕牛。耕牛负痛不过,挣掉金家小子手中的鼻绳,拖着铁耙,在五华山上狂奔起来。把好端端的五华山的山体,到处都耙得深深的耙齿切口。

如今离正殿不远的路中,翘着的乌**,被人们称为“灵龟石”,那灵龟的身上还有一个深深的牛脚洞;而五华山的山体上,到处都是铁耙耙出的裂开的切口,就是这个由来。

因为这用牛的小子姓金,所以,后来人们都说“金人鞭金牛,金牛拖金耙,踩死了灵龟;还拖着金耙,划开了五华山上的石头”。

刘章富口述,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整理

盘上盖1

“盘上盖”是学屋与寺冲相连的一片山地的名称。

本来,这里是一片松树林,其中有一棵盘松,树龄最老,树体也最高大。它虬枝劲节,树冠宛如一把大伞,盘于空中,白天乍看,犹如一片乌云盖在树顶上,非常漂亮,也很有名气。因此,人们叫这里是“盘松盖”。

五华山是古老的佛教胜地,也是地藏王菩萨首先打坐的地方。当年,许多生灵都到这里来聆听地藏王讲解佛经,传授佛法。这其中有个妖怪,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妖怪,它也想修行,天天都到正殿来听经。听过经后,就来到盘松上休息。因为它是来听经的,所以虽然是妖怪,却没听说它做过什么坏事,更没听说它残害过生灵。但是,人们老是看见它来往于正殿,歇宿在盘松上,又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就胡乱地叫它是“盘松怪”。

现在,“盘上盖”这个地方,正确的名称应该是“盘松盖”或者是“盘松怪”。可是,人们都叫它为“盘上盖”了,也只好一切随缘,就算它是“盘上盖”吧,不必再更改它了。

1又有一种说法:盘上盖本来是“盘松间”,是说这地方是盘松之间。因为当地人口语“间”和“干”同音,把盘松间说成了“盘松干”,时间久了,引入文字时,便成了“盘上盖”。

王玉来谈隐龙桥

隐龙桥

隐龙桥在繁昌县平铺镇山河村村部往北的第一座山河桥西边。桥的西南五十米处,是山河村原民兵营长王玉来的家,王今年六十九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到他家做客。闲聊中,他谈到了隐龙桥曾经热闹非凡的往事。

南京到屯溪的铺路,经过新林到平铺路段时,一条涧沟由西向东,将茶冲的山水引向河广湖,横向切断了这条路。为了行路,人们在这涧沟上修了一座石桥。当年朱洪武在南京造好城墙后,带着太子即他的儿子观看。他造城墙目的,是想保他江山永远牢固。信服吉祥的朱洪武希望太子在观看新城墙时,能讲些吉利顺祥的好话。可是,当他询问太子对新城墙的感受时,太子却说:“城墙造得好虽好,就怕紫金山上架大炮。”因为他造的城墙没有把紫金山包括在内,而南京城是紧靠紫金山建设的,城墙再高,当然高不过紫金山,所以,太子说的也在情理。可是,这样却触犯了朱洪武心中大忌,认为这“东西”不是继承国运的材料,应该及早除掉。于是,买了个橘子叫太子吃了,并叫他先回皇宫。太子回宫后,马氏娘娘问明了情况,知道朱洪武回宫后就要将太子“剥皮抽筋”,予以杀害,于是叫太子赶快逃命。太子出逃后,朱洪武便派出一千御林军追赶。太子为了活命,直接往五华山逃来,想在五华山当和尚。因为当了和尚就是出家,而出了家的人,犯了国法可以不予追究。当他逃到山河(当时叫马头街)涧沟桥上时,御林军也追到了,眼见得无路可逃。情急之下,他从路上来到桥下,要借小桥隐身。御林军也看见前面不远有个赶路的人,似乎就是太子;眨眼间不见了人影,也以为他躲到了桥下。当即派了个小兵到桥下观看。小兵看过以后汇报说:“桥下只有密密的蜘蛛网,没有太子。”追兵头目当然明白,这样的小桥,如果真的藏了个人,会一目了然。何况蜘蛛网还在,分明不会藏在这里。于是命令部队,快马加鞭向五华山赶来。

五华山当时是中国有名的佛教胜地,和尚众多。正因为人多混杂,品行道德良莠不一。因此,主持长老对五华山的安危非常担心,生怕哪个捣蛋鬼闯祸,危害庙堂。现在听到报告说,众多军队向五华山奔来,以为是哪位不守规矩的和尚真的触犯了国法,这些军队是来剿灭庙堂的。于是,马上将庙里的资金尽行分发,解散和尚,叫大家赶快逃命;他自己也随即放火烧掉了所有庙堂。

追兵到了五华山时,见到的是一片焦土,没找到太子,只好无功而返。太子到了五华山时,见到的是一片废墟,不仅伤心,而且绝望:此乃老天绝我性命也——我远自京城逃命至此,以为能够出家,苟延残喘;岂知此处竟然没有了庙堂!他长叹了口气,一屁股跌坐在废墟的庙基前,将那地方跌出了个大宕窝!之后他死在了五华山,埋在五华山里,现在那里还有座“太子坟”。

这座无名小石桥,因为隐匿过太子,从那以后,便被人们称做“隐龙桥”;离桥五十米的小山,被称做“撵子山”(即朱洪武派兵撵他儿子,撵到这里,就“撵不见了”的意思)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这么叫着。

解放前四五年,那年夏季干旱,隐龙桥下游农田灌溉困难。附近农民头十个人疏浚流向隐龙桥的这条涧沟,以便让上游的水能顺利流下来。当疏浚到隐龙桥下时,见朝五华山方向的桥洞横楣上,水迹浸泡过的地方,有个图像。仔细看看,像是塑出来的菩萨像。这像的头部直径约一尺,以下是半身像,直达桥洞之上。这班农民结合隐龙桥的传说,对这图像祈祷说:“你是不是菩萨啊?你要真是菩萨,请你保佑在三天以内下场大雨。我们给你烧香,给你传名。”果然三天里就下起了大雨。

当时农民多灾多难,也很迷信,对菩萨不打诳语。见真下了雨,就向这水迹似的佛像磕头、烧香。附近有灾有难的人听说这里有个菩萨,也来向隐龙桥祈祷。平铺有一位妇女,嘴巴上生了个肿毒,在这里烧香,在桥下舀了些水回家洗涤,居然将那肿毒洗得掉下一块骨头来;以后,就痊愈了,只不过嘴巴歪了一点。这个人没几年还活在世上。还有个人,因为男女关系,被人戳了十二刀,鼻子被割得挂着。他家里人也来烧香磕头,代他求乞,舀水回家洗涤,居然也洗好了。这样,大家都说“隐龙菩萨显灵”,名声大震。来烧香磕头的人多得很。渐渐的,很远的地方也有人专程前来求乞,有南京方向也有徽州方向的;其中有坐轿的也有骑马的。当时拦桥建了个房子,像亭子一样,四周没墙,先是盖的草,后来还盖上了瓦。桥下菩萨像面前拦涧沟挡了三块木板,供人们磕头祈祷;从桥上到桥下的旁边放着一口大锅,算是香炉。香客们的大香小香,直接往大锅里香堆上扔。这些香大的有半人高,还有吊香、大盘香用竹篙子悬着烧,前后延续约一里路,一天到晚香烟缭绕。许多人送来旗杆,先两根并排一栽,后来太多了,就一根靠一根地蓬起来,一直从隐龙桥“蓬”到了撵子山边上,约五十米长的地方,都蓬起了旗杆,真是多得不可胜数。旗杆是用小松树做的,一送就是一对,三米左右长,七八寸粗,上面用小木板做个四方盒子,盒子两头各挖个圆洞,旗杆顶上还留着一撮青绿色的松毛,算是“万年长青”。有两个吹鼓手,来了香客就吹喇叭。人家丢的香钱也被他们收了。丢香钱一般是一百块两百块,也有丢一千两千的,最多的也就一万两万。当时,一百块只是现在的一分,一千块就是现在的一角,一万块才是现在的一元。可见,当时来烧香的,多是穷苦百姓。尽管这样,那吹喇叭的一天收入也不少。因为香客多,桥两头许多人在露天下做小生意。做生意的人一个接一个,就像一条街,和烧吊香的一样,也延续了一里多路长;还做了两个茶棚子,既卖茶又卖饭。这些做生意的人都能赚些钱。

这样持续了三四年。四老爷(新四军)见太轰动了,大约不利于他们活动。一个晚上,放火烧掉了桥上的房子,香客们送的旗杆也被烧得尽光。那天烧房子时,两个吹喇叭的人吓得躲进了王玉来家的灶间里。此后,香客少多了,但是还有个拽子(手和胳膊残废的人)守在茶棚里,收点零星香钱。有天晚上,那拽子不知道怎么搞的,失火烧掉了棚子,他只好回家去了。之后,烧香磕头的人就渐渐地少了,隐龙桥还恢复了原来的清净。

本文2362字,整理于二○○七年一月十二日

为您导游

——五華山景点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当您阅读了以上的文章后,对五华山厚重的佛教文化和她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会有初步的认识了。您一定会认可:五华山佛教历史不仅悠长,而且光彩夺目。因此,对五华山会有感情了。尽管因为历史的原因,山上许多古迹已经不复存在,可是,作为“名山”,她依然没有失去应有的地位。在这个基础上,我愿意做您的导游,与您一起游览五华山的名胜景点。这样,不仅会加深您旅游的兴趣,而且还会让您更加容易体会到“神奇的五华山”实在的内涵,理解其所以称之为“神奇”的了。

总概

五华山名胜景点名称

地设五峰胜景和,青龙昂首顶天锅。

青狮白像充门卫,神犊灵龟比上坡。

雅韵悠扬响水洞,怡神养目泛粼波。

百丈巍峨惊石壁,千寻飘渺览江沱。

观音岩上瞻三绝,地藏塔中仰一多。三绝:指以山体自然石壁为墙、凿佛龛、雕佛像,一多:指地藏王佛塔三层四方都有地藏王像

无意井中横木影,有心泉底识鱼梭。传说杯渡建庙时,所用木材均出自金鱼泉中,现在无意中还能看见木材的影子、现在泉流中有金鱼游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传统游戏? 老婆倒贴白月光,被坑死的我重生了 炽炎焚天 娇捻珠玉 沐光而行 恶毒女配被偷听心声后,全家人杀疯了 职业挡桃花,姜总别太爱 流放后,小兽医她靠种田养家致富 大国机长,从拯救幽灵航班开始! 开局就成亲,新娘子却是女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