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武动三国 > 第四回 流民

第四回 流民(1/2)

目录
好书推荐: 性福男人 家有淘气宝宝:竹马爹地你OUT了 终极三国之银时空 重生之梦 不死神 懒得做皇后 疯狂智能手机 丐神 春宫缭乱 圣剑魔导师

却不料黄燕伸手制住他说话:"陈兄,兄弟有一件事情欺瞒于你,我本不姓黄,小弟姓褚,名燕.白日有所欺瞒,只为权宜之计,望陈兄见谅."

陈天路一笑:"无妨.我只是想提醒你,像今日这般冒险之举动,日后还是少做为好,另外,如果有另一条出路,还望褚兄三思."

褚燕的脸色在这几句话中连连闪变,最后沉下脸道:"若非我与兄台投缘,就凭你刚才那几句话,我就砍下你的人头!"

褚燕从小孤苦,后被张角从死亡边缘救回,一直帮张角背药箱子.直到去年才被张角派来协助张牛角起事.

他对太平道的忠心可以说不可动摇.

陈天路丝毫不把他的变化放在眼里:"说了但求我心安宁,听与不听在你."

褚燕愣了一下,仔细的打量一翻陈天路的神色忽然哈哈大笑:"好,好,陈兄果然爽快."

这一晚上,褚燕喝了很多酒,他和陈天路说,这一战,他们抓住了城守,并且与另一路大军已经完成的合围.赶来围剿的朝廷官兵已经被他们包围在长社,只要打赢这一仗,黄巾军将得到整个河北。

挥军洛阳之日可待。

陈天路却知道,他们所谓的理想根本就没有可能实现,这是历史注定的.也是黄巾军自己造成的,很明显,张角在对弟子宣扬那副理想蓝图的时候,他自己根本就不相信能够实现.

不然他不会纵兵劫掠,他没有把到手的城池看成是自己的,他现在肯定觉得自己是在抢别人的.

但褚燕的眼神却明显的透漏出一丝狂热,看的陈天路内心一凉.可惜自己不知道黄巾这一仗到底是如何输掉的,无法在提醒于他,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一点都没说错.

由于黄巾军封锁城门,三天后,陈天路才得以出城.

这几天时间褚燕没少动他的心思,但陈天路对于参军根本没有任何的兴趣,特别的近距离的感受了战争的残酷之后.他想的很清楚,下一个目标就放在洛阳.他想去那里宣传佛教,希望能够帮助世人减少痛苦.

封锁刚刚解除,陈天路便告别褚燕上路了.

路上有很多百姓,他们中间大多是老人和妇孺,这一场战争毁掉了他们的家园,也毁掉了他们在这里生存的基本条件.

他们相互搀扶着,抹着眼角的眼泪,向前方走去,去投奔那些可能收留他们的亲戚,或者去那些他们心中认为能让自己活下去的地方.

出城之前,黄巾军搜去了他们最后一点能吃的口粮.

陈天路曾经在互联网上看见过伊拉克难民的惨状,行走两天之后,他才知道,和眼前这些受苦的人相比,那些伊拉克难民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

没有人为他们搭建简易的哪怕是四面都漏风的帐篷,食物根本没有过期和霉一说,因为那是根本不存在.这些人只能在空旷的原野上寻找一些能吃的草根的树皮来充饥.

由于褚燕的特别关照,他被特许带了一些食物,可是第一天就被他分给了身边的百姓.

今天是第三天,昨天晚上就已经有人饿死了,所以眼前这些人在今天更是疯狂的寻找着一切能咬的动,能咽下肚的东西,草根甚至泥土.

陈天路这两天都在默默的咏诵着佛经,他感觉自己的内心一阵阵的被刺痛,只有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那些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的经文,他什么也做不了.

自己也两天没进水米了,但眼前不断上演的人间悲剧却让他忘记了什么是饥饿.

"扑通."

一直走在他前面一个瘸腿的男人猛的一下栽倒在地上.那男人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六七岁,一个才刚刚会走路.

陈天路刚刚还看见他把抢到的树皮塞给两个孩子吃.周围的人没人注意这一切,死一个人,就像路边死了一只蚂蚁一样的平静.

那个小点的孩子蹒跚的走到男人的尸体旁边,拉起男人的衣袖:"爸爸,爸爸!"

"爸爸起来!"

孩子并不清楚的吐字犹如重锤敲打着陈天路的内心.

那个大一点的哥哥显然明白生了什么,带着一阵哭泣之声把弟弟的手从父亲的身体上掰下来,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一把将弟弟搂在怀里,放声的哭泣.

褴褛的衣裳在两具瘦小的身体上颤抖着,那破烂的布带更是随风飘去.

陈天路站立在兄弟两人的身旁,想说些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带他们走?自己现在已经断粮了,明天会怎样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照顾别人?

良久之后,或许是那大一点的哥哥现有人在注视着他们,或许,周围只有陈天路一个站在他们身边,他向陈天路投来求助的目光:"大叔,你去洛阳么?"

陈天路点点头.

那孩子忙的拉着弟弟给他跪下:"大叔,求求你,求求你带我们去洛阳吧!"

"你们在洛阳有亲戚么?"

陈天路赶紧扶起两个孩子.

哥哥一边哭泣着,一边抹了一把眼泪道:"我叔叔在洛阳."

陈天路叹口气,他没有信心能带这两个孩子活着到洛阳,但孩子开口了,他无法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 春枝缠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循循 把宿敌邪神哄成道侣后 死遁前向男二倾情表白 何不上云霄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继兄不善 清末土司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