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1881之崛起 > 第九十四章 议论

第九十四章 议论(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奋斗在隋末 异路仕途 最强掌门 桃花笑春风 花门太子 巨神兵 散仙世界 囍相逢 重生循环 重生之小资生活

撞击巡洋舰即碰快船,李鸿章通过大清海关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由乔治·伦道尓设计,船体部分转包给米切尔船厂建造。造价共计六十五万两白银,在大清定购后倭国也跟风向智利转购了一艘同级舰“筑紫”。

想想连拥有两艘铁甲舰的倭国都跟风购买,那就说明倭国是真正认为“勇”号和“扬威”号这两艘撞击巡洋舰对他们的铁甲舰构成了威胁,事实上撞击巡洋舰碰快船的却是有撞沉铁甲舰的实力。

撞击巡洋舰,中国史料称为碰船兼快船、碰快船。探寻这类军舰的源头,可以上溯至1866年意大利、奥地利两国之间爆的利萨海战。

那次海战中,由特格特霍夫海军上将率领的奥地利舰队列成横阵(或称楔型阵、“人”字阵,中国称雁行阵),大败采用纵队的意大利舰队,从而影响了世界海军战术的走向。而奥地利旗舰“斐迪南德”将意大利舰队旗舰“意大利号”拦腰撞沉的经过更是成了海军史上的经典战例。

尽管这次撞击战术的成功运用里,夹杂着太多偶然性的因素,然而对沉寂已久的海军战术和舰船设计领域来讲,利萨海战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思想,引了关于船头对敌战术的意义、舰方向火力的重要性,以及撞击战术价值的再认识,大转变由此开始。

撞击战术的偶然成功,很快被传成了神话。以致于有人要设计以撞击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军舰——撞击巡洋舰。

始作俑者是英国著名的舰船设计师乔治·伦道尔。因设计小船装大炮的蚊子船而声名鹊起的伦道尔,是性价比理论的坚信者,他坚持可以建造一种小而便宜的军舰去战胜和替代昂贵的铁甲舰。

这类小型军舰的重要特征是航快、装有撞角、舰体外形简洁、隐蔽,能够利用其装备的撞角、大口径火炮对铁甲舰构成威胁。这一概念性的理论随即受到追捧,19世纪后期,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很多军港里见到撞击巡洋舰的身影。

正是因为英国那些所谓专家的吹嘘,使得李鸿章的席幕僚黄佩纶拥有了直面倭国舰队的信心。撞击巡洋舰本就是为了克制铁甲舰而购买的,何来不战而惧之的道理。

在李鸿章的席幕僚张佩纶的劝说下,李鸿章也开始意动。不过李鸿章并没有把战胜倭国的希望完全放到“勇”号和“扬威”号这两艘撞击巡洋舰上。

在订购定、镇两艘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一等中央铁甲堡式铁甲舰前,李鸿章一直是“蚊子船”的拥护者,在其看来北洋水师装备的几艘蚊子船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19世纪中后期,大口径火炮是最具威势的兵器。在海洋上,它的搭载平台就是大型铁甲舰,而陆地上,则是坚固的炮台工事。但结果,铁甲舰和炮台展成了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

相对于铁甲舰,炮台上黑洞洞的巨炮阴森可怖,而炮台由于是固定的建筑,万一铁甲舰不进入自己的防守范围,而是另僻蹊径,暗渡陈仓,炮台就成为虚设。

为解决这一对矛盾,世界各国的陆海军界都绞尽脑汁,结果往往落入无限增大火炮口径、威力的俗套。而同样是由伦道尔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武器——水炮台,即水上的炮台,清朝人称之为蚊子船,开始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蚊子船外形看上去是艘船,实则并不作为军舰来使用,搭载巨炮的小船只不过是大炮的安装平台而已。水炮台和同样装备大口径火炮的铁甲舰相比,造价上可谓天壤之别,但装载的火炮所具有的威力却并无太大不同,属于低成本、极具性价比的火炮搭载平台。

蚊子船虽然不能到大海上与铁甲舰争雄,但是它搭载的火炮同样可以给铁甲舰以巨大的威慑,近海防御时占有优势。而相对于耗费大量土木人工,经年累月构筑起来的陆地炮台,水炮台在价格低廉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即这种炮台是可以移动的。

这种活动平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量布置到需要加强的濒海地域,“驻扼口隘其力能拒甲舰”,短时间内即能构成一个海上的炮台群。

蚊子船虽然有不能远行的毛病,但是台海岛离大清的福建省最近处仅仅只有一百三十公里的距离,蚊子船完全有能力开到台海岛助其巩固海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千古苒苒 新晋 长公主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重回妖鬼夫君为我战死前 我的亲妈是慈禧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嫁给前任他哥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