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唯识三十颂 > 第8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8集《唯识三十颂直解》(1/2)

目录
好书推荐: 空神道权 斗邪气 我在冥界被内卷 重生之天帝传奇 我们超能觉醒,你修真爆星? 御兽:隐藏进化路线 剑指燕云 葬门神之染半夏 下山后,美女总裁拉我去领证 CNC苍蓝暮光V2

请坐,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

戊二、释第二能变相

唯识学在对生命的解释,它是说是万法唯识——宇宙间的生命,不管是生死的流转,不管是清净的涅槃,都是一念心识所变现。所以了解这一念心识就变得很重要了,现前一念心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天亲菩萨的智慧,本论把这个心识分成三大功能——异熟、思量、了境。现在我们讲到第二能变——思量能变,什么叫思量能变呢?我们看:

问言: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三种功能来主导着我们的生命,前面已经说过阿赖耶了,现在应该说第二能变了,看第二能变是什么相貌,我们看偈颂: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及馀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有关思量第二能变,这当中有三个偈颂,从次第二能变到随所生所系有两个半的偈颂,都是在说明凡夫有漏的心识,在有漏位是这样的一个相貌;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这半个偈颂是讲到圣人无漏的思量相貌。我们看注解:

此以十门释第二能变识之相也。

这以下有十段,澫益大师根据《成唯识论》把它分成十段,第一段:

一、名“末那”者——此翻为意。

这个地方叫释名门——解释名称。什么叫末那呢?末那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意。前面的第八识它的功能就是藏、含藏无量的种子,也含藏无量的果报,叫做藏。这个第二能变的功能叫做意,这个意是什么意思呢?《成唯识论》解释说这个意就是——恒审思量。

我们简单说明一下,第二能变或者讲第七意识它的特色有两个,它在对境界了别的时候:

第一个、恒:恒常相续、没有间断,不管白天晚上它不休息的,不像第六意识,有时候现行,有时候就不现行,有时候睡觉就不现行了。所以第七意识它的功能是恒常相续,没有间断。

第二个、审:这个审就是说它能够对所缘的境界,专一又深入的去观察,它能够很深入很深入的去观察它所缘的境界,叫做审。它具足恒转审,所以叫做意,是这个意思。

第一段先解释七意识的一个总相的功能,它的功能就是一个意字,简单的讲。看第二段:

二、云“依彼转”者——“彼”指第八识。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谓相续生起也。

前面的一段是说明第七意识的功能叫做意——恒审思量。这个地方是说明恒审思量是怎么样生起的,一切法因缘生,我们内心当中怎么会有恒审思量,不是上帝送给我们的,是依彼转,这个彼就是第八识里面的种子。就是说每一个人内心当中的恒审思量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相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们过去生的第八识所积集的种子的不同,所以变现出不同的恒审思量。

这个恒审思量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前面的第八识它不讲个人的性格,它不带分别那是一种业力的显现而已。前面第八识它所代表的是过去的善恶业。第七意识是代表过去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说是佛陀的弟子都是大阿罗汉,但是性格也是有所不同。你看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是一个阿罗汉,但是他的性格——他喜欢跟有钱人、大福报的人往来,他认为说这个人能够出生在贵族,他过去有善业,我应该让他的善业继续下去;迦叶尊者的性格——他欢喜关心这些弱势团体,迦叶尊者他就喜欢去关心一些苦恼众生,他觉得说这福报大的人还不是很急迫要去救助他们,这些苦恼众生你要不给他佛法的正见,他继续造罪业,他来生更没有希望。

所以恒审思量,每一个人的等流的性格是怎么来的呢?是依彼转,是从每一个人内心过去当中的不断的熏习,你接触到什么样的思想,生起怎么样的分别,点点滴滴的累积,到了今生你就有这样的性格,所谓的你有这样的恒审思量。所以恒审思量,我们是继承过去的功能,叫作依彼转,这个地方是把恒审思量它一个生起的因缘说出来。看第三段:

三、云“缘彼”者——谓此第七识,即缘彼第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也。

前面是说明这个恒审思量生起的因缘,这个地方说恒审思量干什么事情,它做什么事?那么它的主要的工作就是攀缘第八识的见分。我们前面也说过第八识是不可知执受,它的生灭相是非常非常微细的,至少比第七意识微细,第七意识身为恒审思量,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功能。像我们前六识的了别是向外攀缘,外界的色身香味触法,广泛的颜色、声音、触觉各式各样的六尘的境界。第七意识身为恒审思量,它对外境是完全没有兴趣,它不向外攀缘,它是向内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那么第八识的明了性非常微细,它就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以为第八识就是不生不灭的我,就生起一个微细的我法二执,这个地方就是问题的出现。

我们前面讲到第八识,我们一路读下来——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捨受,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捨。我们读不出第八识有问题的,第八识本身是无覆无记,第八识没有过失。那么第八识没有过失,它为什么会产生我爱执藏?这个地方我们把问题找出来了,其实是受到第七意识的影响,因为第七意识把它执为我了,恒审思量产生错误的判断,就是说第七意识去攀缘第八识的见分,见分就是第八识的明了性,把第八识的明了性误认为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是这样子来的。

这个地方,我们再讲一下:

第七意识:内扰第八而成赖耶,外扰前六皆成有漏。

——《成唯识论》——

就是说第七意识它向内攀缘第八识的时候,它内扰,扰就是干扰,它把第八识转成赖耶,因为它把第八识执着为我了,使令整个生死相续;向外它染污前六识,使令前六识都变成有漏。就是说前六识本来也没有问题,我们以后会看到第三能变——了境能变,第六意识也好端端的,它去造很多的业,那么为什么前六识造业会变成有漏业呢?不管你布施、持戒,有漏呢?因为你认为有一个我,我去布施,我去持戒,所以使令业力都不能够超越生死,非常可惜!就是我们整个业力离不开整个十二因缘的运转,无明缘行都是从无明发动出来,不是从空性发动出来的业力。为什么会有无明呢?就是第七识的。所以第七意识它的问题很严重。

第一、干扰第八识变成阿赖耶识。

第二、染污前六识使令前六识都变成有漏。

所以这个第七识不能够忽略,这个地方说明第七意识它的一个所缘境。依彼转缘彼,就是说第七识这个功能很特殊,它依止第八识的功能转生以后,它不向外攀缘,它又反过来去攀缘第八识。看第四段:

四、云“思量为性”,五、云“思量为相”者——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是故名未那也。

身为第七意识它的功能是非常的单纯,我们前面说过了,第八识有三种功能,阿赖耶识、异熟识、一切种识。前六识的功能更多了,它有很多的变化,一下子起善、一下子起恶,但是身为第七识它的功能是非常的单纯,它就是一个思量,而且它的思量的所缘境也非常单纯,就是思量第八识,这是它的一个特色,它对其他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完全没有兴趣,这是说明它的一个内在的体性跟外在的作用都是思量。

有关这一点,我们看讲义第十一面。从修行的角度,我们对思量能变不能够忽略。本论的两大修学宗旨——甚深见和广大行,后面讲到六波罗蜜的广大行,其实六波罗蜜主要是智慧,当然智慧在本论当中主要是我空观、法空观。你修我空观,你要破坏我执、法空观破坏法执,你一定要先明白:

什么是我执?什么是法执?

否则你根本不知道你要破坏什么东西?

当然我执、法执《成唯识论》讲的非常详细,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当然也很多很复杂。我们根据《成唯识论》的我法二执的相貌,简单的提出四点来跟大家相互学习:一、释名。二、种类。三、过患。四、伏断。把这个《成唯识论》的一个纲要提出来:

(一)释名

我——主宰,法——轨持

首先我们解释我执跟法执的名称,什么是我执?什么是法执?说是破我执什么是我执呢?

一、[我执]:在佛法当中我就是主宰义,所谓的主宰,简单的讲就是说我能够去主宰,就是我能够决定,我能够去控制我自己的性质。比如说我们一个生命体,我们是一个男人,那么男人当中有外表的色身,内在的思想,我们对于这一期的五蕴的身心世界是不是有一种主宰的功能。

我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直认为在我们的生命体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东西在主宰着我们的生命,这就是我执。当然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如果我们自己能够主宰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不应该出现痛苦,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痛苦出现,但不幸的是我们的生命还是要出现老、病、死的痛苦,可见的我们自己认为能够主宰生命,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错误的思想,所以这个地方,我执——就是主宰义。

二、[法执]:就是一个轨范,地、水、火、风,它都有一定的章法,地就是坚硬,水就是湿润等等。这个法执就是说,法执当然在《中观论》有不同的说法,在唯识学什么叫法执:

我们认为这一切法的规范是离开一念心识单独存在,心外有法——就是法执。唯识学说:你认为这个法是离心别有,这就是法执。跟你的心没有关系,这就是法执。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这是一个墙壁,墙壁这个法是个色法,那么它的体性是坚硬的,它是以地大为主。这个墙壁我们走不过去的,但是这个法也不决定。一个有禅定人的心,他在禅定当中不断的思惟,这个墙壁是如梦如幻的,它有很多的空隙可以过去,禅定的人诸位知道他的心有堪能性,他真的是能够心想事成,他不断在禅定当中思惟,墙壁有很多的空隙可以过去,他从禅定出来的时候就过去了。所以墙壁对他来说,这个法不是坚硬性,因为他的心跟我们的心不同。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布施,布施是个善法有招感安乐果报的功能,比如说你一个贫穷人,像我们出家众没什么钱,我们布施一千块,有钱人布施一万块,这两个功德不同,这个贫穷人他布施一千块,他布施的心强,所以一千块的果报就招感很多安乐的果报,你很有钱,你虽然布施一万块,但是你的布施心很薄弱,因为你有好几千万。所以所有的杂染法、清净法都不能开离开心而单独存在,都是跟心有关系。这个法到底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是好是坏?它的这个量是强是弱,完全跟心有关。

就是说,我执跟法执有所不同,诸位要知道:我执主宰义是完全捏造出来,完全破坏,但这个法执不能完全破坏,的确一切法有它的章法存在。但是大乘法是说——法的确是有它的一定的规范,只是这些规范不离开心而已,这个规范是存在的,但是每一个人的规范不同。每一个人的心,有些人他适合修苦行,他在苦行的环境里面成就善根,有些人在苦行当中退失了道心,所以这个法——规范是因人而异,这就是所谓的法空。我们把我执、法执讲完以后,我们来讲种类:

(二)种类

那么唯识学把我法二执分成两个:一个是比较粗糙的叫分别起的,第六意识的分别,你要去分别它才出现的,你要不去分别我法二执它是不动的。第二个是俱生的,即使你不分别,你站在那个地方什么念头都没有,它也会存在,叫俱生,不需要经过分别就能够生起。分别起的主要是产生在第六意识,它所分别的是五取蕴相。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我执,一般人的我执都是比较粗糙,我们刚开始破坏的我执是分别起的,这个我执它的生起的因缘,就是针对我们这一期的果报,所谓的五蕴——色受想心识,把它执为我。执为我有两种情况:

一、即蕴计我

这个即就是色即是空的即,就是说,就着五蕴的当体把它当作是我。刚开始我们都是执着色阴是我,一个人没有经过佛法知见的熏习,总是把外表的色身当作我,噢,我是很年轻,我老了、我病了、我死了,就是色身不断的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我在不断的变化了。一般人有这种把色身执为我,那么他的这种思想就很危险了。当你色身消失了以后我就消失了,这个地方就很容易产生断灭见——就是生命只有一次,没有来生了。你这个断恶修善,皈依三宝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以色身为我容易生起断灭见。

或者我们一般的以受想行识为我,以内在的思想为我,那么这种人是有点智慧的,他知道这个事情是老病死的,以内在的思想或者感受为我,我这念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有很多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那个受就是我。或者说我对很多的事情有很多的思想,想阴就是我,就是这样子。

即蕴计我怎么破坏呢?就是你观察五蕴是生灭的,如果五蕴是我,我就生灭了。所谓的我应该是要常、一、主宰,你要能够主宰,你怎么能够生灭,你反而被人家主宰。所以说这个我是不能成立的。这个地方从无常观就能够破坏即蕴计我。即蕴计我大部分都是凡夫,思想比较粗糙。

二、离蕴计我

我不是五蕴,离开五蕴有一个我,这个我住在五蕴当中,这个都是有一些智慧的外道学者。他也知道五蕴是老病死的臭皮馕,他认为说离开五蕴,另外有一个东西就是我,这个住在五蕰、控制五蕴、主宰五蕴,所以叫——神我外道。有一个神我。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你说离开五蕰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是什么相貌呢?佛陀就问外道说:“这个我是什么相貌?”他们讲不出来,因为你讲出一个东西一定是被五蕴所收摄。佛陀说生命只有五个法——色、受、想、行、识,没有说是色、受、想、行、识、我,没有!所以外道只要讲出一个东西,一定是含摄在五蕴当中。破坏离蕴计我,我们可以用觅之了不可得,因为这个我执是不存在的,你自己捏造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隐婚腹黑老公竟是我上司 重生八十年代:老婆我们不离婚了 白穷美想往上爬 秋日失约 绑定万界红包群,我带祖国崛起了 咬清梨 凤隐归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去吧! 轻咬 反派渣爹:我的女儿都是大魔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