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朝不殆录 > 第31章 抗北齐之小憩

第31章 抗北齐之小憩(2/2)

目录
好书推荐: 瘟神变福星,糊咖马甲遍地扔 外室独宠?退婚另嫁世子爷请自重 从奴仆开始证道成圣 喜当爹:我老婆是千亿大佬 雨夜,病娇妹妹求我收留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江边的月亮 顶流从拒绝婚约开始 老子是全村的希望

章昭达进军,迎杨氏便拜,称陈蒨下令迎她为家主夫人。

嗯,陈蒨身边有女沈妙容,从十余岁起跟了他已有十年,叛军之乱时一起被扣留,可谓是共历生死患难。

章昭达你这话说得岂不令人寒心?

还有,韩子高的事情怎么说?

杨氏改啼为笑,欣然意悦,请章昭达稍待,治理完张彪殡丧之事,就去当这个家主夫人。

张彪坟冢既毕,黄苍俯伏坟茔之间,号叫不肯离去。

杨氏还经旧宅,对章昭达说:“妇人本在容貌,辛苦日久,请暂过宅庄饰。”

章昭达乃一直男,相信了这番话语。

杨氏入屋,便以刀割发毁面,哀哭恸绝,誓不改变操守。

陈蒨闻之叹息不已,遂许杨氏为尼。

不久麾下军人求取,杨氏再次投井决命。

正值天寒地冻,等救出时杨氏已是垂垂将死,积火温暖才苏醒,又起身投于火堆。

张彪虽遭部下背叛,却得妻刚烈如此,还有一条忠犬黄苍。

在忠义二字不值一文的乱世,此事不可不着墨一笔。(注2)

……

会稽亦平,再往南便是闽中。

晋安的豪姓陈羽,其子陈宝应多权诈,郡中畏服。

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以郡相让,陈羽治郡事,陈宝应典兵。

当时东境荒馑,而晋安独丰衍。

陈宝应数次从海道出兵,寇抄临安、永嘉、会稽,或载米粟与之贸易,既当商人又作贼,由是富强。

陈羽年老,求传郡于子,陈霸先许之,任陈宝应为晋安太守,获得了闽中形式上的服从。

又有东阳太守留异提供陈蒨军粮,封为缙州刺史。

陈蒨被授任为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继续讨伐平定周围的山越一族。

东扬州一路基本平定,陈霸先获得了辗转腾挪的战略后方,腾出了宝贵的兵力。

-----------------

陈霸先的目光转向了江州。

江州刺史侯瑱本是王僧辩的部下,他在多位主公之间辗转腾挪,当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妻儿兄弟尽丧。

此前王僧辩任命弟弟王僧愔为谯州刺史、豫章太守,率军讨伐广州刺史萧勃。

听闻兄长横死,王僧愔引军归还。

羊鸦仁之子,吴州刺史羊亮隶属王僧愔麾下,因与之不和,私下与侯瑱勾结,事泄被擒。

王僧愔以大义见责,侯瑱归罪于部将羊鹍,斩之。

羊侃第三子,诛杀侯景的功臣,就因为同属羊氏一族,莫名其妙丢了性命。(注3)

王僧愔和王僧智奔齐,与徐嗣徽等合兵报仇不提。

侯瑱拥兵割据江州,不服从陈霸先。

由于他占据长江中游,兵力强盛,又是王僧辩的旧部,就成了下一个需要讨伐的目标。

位处长江上游的王琳率军攻击西魏替萧绎报仇,大将军豆卢宁迎战。

后梁伪帝萧詧则是在公安与王琳的部将侯平交锋,两边僵持不下。

各方势力打成一锅粥,暂时不用顾虑,可以安心收拾侯瑱了。

陈霸先于是授周文育都督南豫州诸军事、武威将军、南豫州刺史,命其率军攻击湓城,意图将江州收入囊中,进一步拓展势力范围。

……

至于和北齐之间,既然缔结了盟约,交出了质子,陈霸先还是希望能够保持和平的。

本朝历经侯景之乱,江南之地元气大伤,户口百不存一。

王僧辩余党犹在,各地割据势力有待讨平。

上次堪堪击退徐嗣徽、任约和北齐干涉军的来袭,情况也确是艰苦,需要喘息之机。

可怕的是,北齐根本没有动用哪怕十分之一的力量,入寇的柳达摩等不过区区万人而已。

然而陈霸先的期待落空了,短暂的和平仅仅维持了两个月。

柳达摩等回到北齐之后,以败军之罪被杀。

高洋被突厥赞为英雄天子,堂堂大国怎能接受这等失败,大国颜面何在?

正月初三,萧方智宣布大赦,与任约、徐嗣徽同谋者一无所问。

正月初八,陈霸先派遣从事中郎江旰,说徐嗣徽归朝,却被锁拿送往邺城。

二月十四日,陈霸先遣侯安都、周铁虎率舟师立栅于梁山以备江州,为周文育后援。

二月十七日,徐嗣徽、任约偷袭采石,执戍主明州刺史张怀钧,送于北齐。

三月二十三日,北齐遣仪同三司萧轨、库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裴英起、独孤辟恶等,与任约、徐嗣徽合兵十万入寇。

目标正是指向在梁山立栅的侯安都所部!(注4)

……

小憩结束了,新的一轮战火又熊熊燃起。

侯胜北年十六,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十万人级别的会战。

-----------------

注1: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号乌程兵,即湖州

注2:杨氏和苍黄的事迹参见南史张彪传

注3:没查到羊侃和羊鸦仁是什么关系,不懂侯瑱杀了羊鹍为何就能推卸责任,请有识者教我

注4:齐遣水军仪同萧轨……率众十万出栅口,向梁山

目录
新书推荐: 重回妖鬼夫君为我战死前 我的亲妈是慈禧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嫁给前任他哥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山君 狗勾能有什么坏心思[穿书] 武成年后 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我夫郎是二嫁[穿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