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筚路蓝缕 > 第九章 遥远的亲人

第九章 遥远的亲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江山美人谋 怒放 懒懒的系统 前妻敢嫁别人试试 女配是重生的 穿越农家女 归园田居 西游修神传 拜金女 媛妃赋

新书《生存之血色苍穹》已经存稿三十万字,从即日起开始上传,希望大家多支持。

《生存之血色苍穹》是一部纯科幻类作品,以主人公为线索,讲述人类反抗强大异族侵略的故事。这本书我构思了很久,写的很用心,期望能为大家带来一部优秀的作品。

《生存之血色苍穹》计划计划为三部曲,《血色苍穹》《烈焰星空》《无尽星河》,大约一百五十万字,目前为第一部。

原本书名准备用《生存》,可惜被占用,不得已,只能用《生存之血色苍穹》了,呵呵。

新书链接:/boo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伤和沉痛笼罩着翡翠谷,唯一让人欣慰的,就是昆明号等三艘飞船同胞的出现。

魔兽们撤退了,但破坏严重的翡翠谷有太多急迫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仅仅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包括来援的这一万名同胞在内,所有人都立即着手重整家园。

受伤的人需要救治,牺牲同胞们的尸身需要收敛,十多万死亡野兽的尸体也必须赶快处理,否则在这潮暖的空气中,很快就会**。大量被毁的房屋也需要做最起码的修葺,人们各种的心理问题也需要疏导……一切一切,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处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安排,整个翡翠谷所有能动手的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整整一天,人们忙乱但却高效的工作着。两千多名重伤员都已得到妥善救治,而更多的轻伤员在必要的包扎后,都自发的投入了工作中??轻伤不下火线,这是他们喊出的口号;工作量最大的野兽尸体处理工作也完成了第一步??人们将那些尸体比较完整并且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都运到了村西北几公里外那个有着地下暗河的山洞中,那里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其它没有利用价值的野兽尸体,只能等明天开始再就地掩埋了;房屋的修葺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不过好在翡翠谷的住宅条件原本就非常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独立的竹楼,空置的房间很多,在这非常时刻,互相调剂一下,两家暂时合住一个竹楼应该没有问题。

事情虽然多,但毕竟全民动手人多力量大,何况还有一万名全是精壮劳力的来援同胞的协助,当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时,最急迫的事情总算大致处理妥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休息了,喧闹的翡翠谷渐渐安静下来。

但是,还有人没有睡,在行政区大会议室中,灯火通明。以船长为首的政务院人员以及其它相关人员,还有三艘来援飞船的代表正在召开会议。

与会人员包括三个方面??翡翠谷是船长和政务院其它四位委员、赵星移、李强和张燕;神树村方面只有杨鹏飞;来援的同胞方面有三个人,分别是昆明号的严聃、无锡号的陈锐和太原号的方海峰。其中严聃是这次来援部队的总指挥。

没有太多客套,几句寒暄之后会议便进入了主题,首先是昆明号的严聃向与会人员讲述这三年来他们的经历以及这次来援的情况。

当初十艘飞船一起降落时,由于各艘飞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最终只有昆明号、无锡号和太原号这三艘船况比较好的飞船准确降落在了人们事先选定的华夏大陆东部沿海的新华东大平原上,其它飞船则都散落四方。

在降落时,船况最好的昆明号以机腹在柔软的草地上平安迫降,无锡号也勉强迫降在几十公里外的陆地上,但是飞船毁坏严重,太原号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水上迫降,飞船沉入了新华东大平原上的希望湖中,不过人员全都安全无恙。

分别相距几十公里的三艘飞船很快取得了联系,为了便于管理,他们就各自在自己降落地附近建立了定居点。三个定居点都位于希望湖东侧,西边几十公里外就是海岸线。

新华东平原是人们在太空就选定的定居点,自然环境异常优越。平原面积达十万多平方公里,东部是漫长的海岸线,西部边缘则围拢着平缓的山脉。平原上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而位于平原东部,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希望湖以及贯穿平原的几条河流则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新华东平原面积广大,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再加上希望湖的水产,所以人们的食物来源并不匮乏。在消灭了几股盘踞在平原的凶猛兽类后,人们便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瀛洲星新华东自治区,下辖三个行政单位,分别是新昆明市、新无锡市、新太原市,政体依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由于昆明号和无锡号都成功在陆地迫降,所以飞船上的很多装备都得以保留,但是作为纯粹的民用星际运输船,能够让人们利用的东西非常有限,也许最重要的就是那些飞船护卫队的武器装备了。不过之前在太空时昆明号所拍摄的一系列瀛洲星的高清晰度照片,也是人们极其宝贵的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勇者与沉睡者 丧尸狂澜之逆转绝境 我的建筑有系统面板 星际最强鬼王,兢兢业业当社畜 位面商城通三界,小超市暴富了 灵魂扳机 停尸房兼职,搬出了前女友? 活人深处 穿书社畜女配被恋爱脑霸总宠疯了 走进生物学
返回顶部